(资料图片)
近日,一组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新数据引发关注。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增至36.7%,创5年新高;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而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
总体来看,我国专利申请数量与产业化率整体稳步上升,直观折射了科技创新的步伐。但不同主体的表现相去甚远,其中高校发明专利转化率相当之低。专利技术如果不能实现转化,就只能困在院所的实验室里,走不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限。专利版图中的明显短板,也很大程度拖慢了我国向“专利强国”迈进的速度。
专利“闲置”,症结何在?综合多方观点来看,一是“不敢转”“无法转”,尽管我国早在2015年就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创新的政策,但在具体落地上仍然存在模糊之处,比如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如何处置,国有科研院所如何跟投分成。二是供需对接不畅,或是院所专利只瞄准学术前沿,或是校企间缺乏有效沟通,许多投入巨大的成果最终只是上了书架、进了柜子,着实可惜。三是转化链条存在“卡点”,在大量资源支撑下、走过“从0到1”的研发阶段之后,“从1到10”的“中间阶段”无人推动、缺少支持,阻碍了大规模投产。一来二去,大量高校专利便陷入了“学界自我循环”。
唤醒“沉睡”的科技专利,提升成果转化率,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必过之坎,也是产业链爬升的必然要求。着眼现实问题,显然也要从理顺机制上着手。事实上,专利成果转化率低,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1978年以前,美国基于生物科技的成果转化率仅有5%,到了90年代初期,这一数据一度攀升至80%,促成转折的原因之一正是《拜杜法案》,它从制度上明确了政府、高校院所、发明人、企业等各方权属与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借鉴他山之石,我们也有必要进一步从顶层制度设计上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核心技术发明人、以及参与各方的权责匹配等“瓶颈”问题,使各方面都有责任感、获得感,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潜力和活力。
专利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转化率指标的高低,被认为最能反映一国的“智造”潜力。置身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坐视宝贵的专利资源“沉睡”。期待更多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打通壁垒,构筑起多方融合参与的科研成果转化循环,助力中国在科技强国路上稳步前进。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